為進一步深化廣大教職員工創新工作室創建工作,積極響應培養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人才的號召,我校工會在全校范圍內甄選優秀創新工作室,并推薦上報至內蒙古總工會教科文衛體工會。內蒙古自治區命名了我校2家工作室,分別是“王福清創新工作室”、“白東升創新工作室”。
“王福清創新工作室”是在原翻譯專業的基礎上,整合學院實力,結合教學和科研,追求創新,培養雙語型、應用型人才,以全面服務于自治區經濟文化建設為目的而創建的工作平臺。翻譯專業是我國少數民族地區較早設立的漢蒙翻譯教學與科學研究相結合的專業之一。該專業畢業生在內蒙古自治區以至蒙古語文協作八省區的新聞媒體、電視臺、電臺、報社、民委、語委、人大等行政和企事業單位發揮著各自的才華,起著別人無法替代的橋梁作用。
“白東升創新工作室”是以呼和浩特民族學院為依托,開展民族傳統體育活動,打造優質文化品牌,白東升是布魯的第三代傳承人,全區乃至全國著名的布魯研究者、教練員和推廣人之一,他所教授的學生和弟子已有幾百人之多,他的弟子曾在內蒙古自治區級的各級各類的布魯比賽中取得過很多優異成績,足跡遍布全區的各行各業。他從事布魯的競技、研究以及制作等已有20多年,期間取得過大大小小的冠軍和獎牌無數,撰寫過多篇布魯方面的論文,促進了布魯運動項目的向前發展,并取得顯著的成效。
我校2家獲批命名的職工創新工作室將充分發揮職工在技術攻關、技術培訓、創新引領、示范帶動等各方面的模范帶頭作用,激發廣大職工的創新創造活力。


王福清創新工作室

白東升創新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