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8日下午,學校特聘教授王有亮在學術報告廳作了題為《如何做到教學與科研相長——基于個人經驗的一些思考》的專題輔導報告,學校在職教師和新入職教師300余人聆聽報告。報告由校黨委委員、副校長高喜天主持。

王有亮結合個人教學、科研、管理工作的親身經歷和體會,生動講解了教師如何堅持教學科研并重并實現教學科研相促相長。“學貴有疑,疑是思之始,學之端。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不疑則不進”,王有亮引用朱熹的觀點提醒廣大教師處處留心皆學問,并從如何在教學、管理中發現問題、如何確定選題進行研究等維度,結合自身開展的科研實例,提出了要使教學與研究的學科方向保持一致、研究性教學要注重備課過程等一系列切實可行的建議,對教師協調開展好教學科研管理工作進行了具體指導。針對新入職教師,王有亮強調指出,在立德樹人過程中“課比天大”,課堂奠定了學生發展的基礎,課堂教學過程對學生成長成才的影響極為深刻,站穩講臺既是一名合格教師的基本要求,對教師今后的職業發展也至關重要。

高喜天在主持輔導報告時指出,教師的成長成才決定著學校教育事業的發展進步,全校教師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牢記教師的使命擔當,帶著責任與使命、帶著感恩與情懷投入學校發展建設之中,努力實現教研相長,自覺做“四有”好老師、“四個引路人”和“四個相統一”的模范踐行者,爭當新時代“經師”與“人師”相統一的“大先生”,踔厲奮發,團結奮斗,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服務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和實現學校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本次輔導報告是學校教師繼續教育、新入職教師業務培訓的系列內容之一,也是學校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進一步提升教師能力水平的具體舉措。學校將繼續深化人才強校戰略,努力在機制、資源、環境等方面為人才成長和發展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