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深入推進,高等教育迫切需要在育人理念、教學模式、學習范式、資源維度、評價方式等方面進行深層次變革,塑造“智能+”高等教育新生態,為重塑教育形態、推動創新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
2024年6月,呼和浩特民族學院額爾敦布和教授牽頭的《常微分方程》課程知識圖譜完成制作,并正式上線運行。本課程于2018年入選內蒙古自治區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2021年獲批內蒙古自治區高等學校一流本科課程,是呼和浩特民族學院國家級一流本 “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的核心基礎課,課程“‘六個標桿’驅動下的常微分方程一流本科課程建設與實踐”成果獲得2022年內蒙古自治區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該課程知識圖譜團隊由我校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骨干成員及內蒙古師范大學、中國人民警察大學專家等8名教師組成,其中有教授4人(含我校特聘教授和銀齡計劃引進人才)、副教授3人、博士6人。
目前,已完成本課程“四維體系”的知識梳理及資源掛載。

《常微分方程》課程知識圖譜,遵循“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理念,促進學生構筑基本方法、基本思想、基本技巧為三位一體的知識體系,通過獨特的思路和現代化的技術手段,打造獨屬于“她”的教學特色。
本課程為3學分,64學時。全課以方程為軸線,串起基礎內容、應用案例和拓展知識。課程依托知識圖譜,凝練77個知識點、嵌入掛載321個教學資源、鏈接知識關系88個、匹配422道測試題目、融入58個問題,增加了AI助手答疑功能。作為方程類課程,它與數學分析、高等代數、解析幾何等先修課和數學物理方程、泛函分析、數學建模、微分幾何、數值分析等后繼課有著密切的關系,發揮著數學類專業知識體系的重要橋梁作用。



此外,課程中還特別關注學習資源的完備性和豐富性,在核心知識點中,掛載了如MOOC資源、視頻、PPT課件、拓展書籍等內容,讓學生用多種方式,對一個知識點展開閉環式、多維度學習,最終達到學懂、學會、學以致用的目的。

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全球共識:核心是促進全要素、全業務、全領域和全流程的數字化轉型。呼和浩特民族學院《常微分方程》知識圖譜課程建設,體現了學校高度重視將傳統的課堂知識傳授向“師/生/機”的深度交互轉化,向培養能力和創新素養轉變,涵蓋教學過程中的培養目標、教育內容、教學模式、評價方式、教師能力、學習環境等全要素,將教育教學植根于以學生為中心、個性化學習的教學模式。
未來,我們將更加深入地探索人工智能技術融入學校教育教學,幫助各專業打造更多有特色、有創新、有代表性的智慧課程,培養適應和引領數字時代的應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