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9月26日,在深入開展全區第41個民族團結進步活動月之際,教育學院組織開展了以“鑄牢共同體,中華一家親”為主題的系列活動,傾情講好民族團結進步故事,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校史館是呼和浩特民族學院育人、文化建設的主陣地和賡續大學精神文脈的搖籃。在參觀校史館中,學生們深刻感受到學校70多年來走過的艱苦創業、改革建設、創新發展時期的精神面貌和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民族團結進步、邊疆繁榮穩定作出的貢獻。
呼和浩特民族學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館由“我們從哪里來?”“我們是誰?”“我們要到哪里去?”三大部分組成,闡釋了中華民族的孕育與起源,講述了中華民族從自在走向自覺,走向偉大復興,立體式呈現了內蒙古各族人民長期以來守望相助、團結奮斗的生動畫卷。學生們被展覽深深吸引,不時駐足觀看,流連忘返。
和碩恪靖公主府是清代滿蒙聯姻的歷史見證,是全國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公主府邸,享有“西出京城第一府”之稱,是古代建筑藝術重要的文化載體。在參觀中,學生們被和碩恪靖公主府所展示的清代早期建筑工程技術、生活水平、民族習俗、文化藝術深深吸引。

活動中,學生們深刻地認識到講好中華民族故事,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性。他們表示,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作為呼和浩特民族學院學子,要緊緊圍繞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做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踐行者、推動者和傳播者,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