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民院教務【2016】1號
一、指導思想
2016年是 “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學校迎接國家教育部本科教學合格評估年。本年度學院教學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方案》為指南,搶抓國家加強民族教育發展、地方高校轉型和學院迎接教育部新建本科院校合格評估等發展機遇,緊扣評估抓質量,圍繞轉型促發展,加強內涵建設,深化各項教學研究與改革,加大實踐教學力度,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為學校的長足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開展全校性聽課評教工作,著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周密安排部署,明確責任分工,充分調動系部一線全體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和主動性,全面開展全校性聽課評教工作。采取教研室聽課、系部主任和二級督導聽課、學校選擇性聽課等三個層次,完成每名教師兩到三輪聽課,促使課堂教學達到合格水平,為通過評估奠定堅實基礎。
三、積極推進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
1.大力發展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拓寬校企合作領域,遴選部分條件成熟的專業,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培養應用型人才。發揮企業和學校的優勢,深入開展校企合作,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思維,加強實踐能力的培養,提高其就業創業能力;選送教師定期到企業培訓,提高其實踐教學能力,增強科研能力,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
2.拓寬合作辦學渠道。進一步深入與中央民族大學和南京工業大學的聯合培養,利用國家民族院校聯盟等多種途徑,積極與兄弟民族院校及俄羅斯對圣彼得堡國立理工大學聯系,達成初步合作意向。
3.加大區內高校間的聯合培養。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要突破口,積極與區內同城高校、高職院校聯合,在互利雙贏的前提下,利用其他高校的優勢,進行專業教師的培訓、課程建設的引導、科研領域的幫扶、學生選課的互通、學分互認,聯合培養本科層次技術技能應用型人才。
4.改革招生培養模式,部分專業采取大類招生培養模式。對少數民族預科生、美術等部分專業實行大類培養。學生轉段時根據其考核成績和專業意向分配到相應的專業學習,以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發揮潛能,有利于人才的培養。
5. 深入開展課堂教學改革,不斷增強實踐教學環節,加大網絡課程建設力度。引導廣大教師轉變理念,嘗試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作為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逐步推進慕課、微課建設。加大投入積極建設校內外實踐基地,為培養應用型人才創造優質的教學環境和實踐條件,實現“專題教學+綜合實訓”的教學模式,提高畢業論文(設計)撰寫水平,強化實驗教學過程。
6.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思維。積極創造條件,建立完善的創業體系,開設大學生創新創業類課程,開展系統的創新創業指導和培訓,組建創新創業教育導師團隊,聯合企事業單位創建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建設校內相應學科的研究中心,讓學生參與到教師課題和科研項目中,提升學生素質,提高學生創業、就業核心能力,培育學生自主創業的意識和能力。
7.各專業在傳統的優勢課程基礎上,增加應用型課程門類,建設多樣化的公共選修課程和專業任意性選修課程門類,適當整合必修課教學內容,使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學習和掌握技術技能;加強專業基礎課程蒙語授課及雙語教學,強化大學生蒙古語文、大學漢語文、大學外語等公共課教學,將某些專業外語設為選修課,以培養學科專業所需的蒙漢兼通的各類人才。
8.推進教學方法、課程教學內容和考試方法改革。以強化學生創新能力為目標,采取有力措施,鼓勵和引導任課教師根據課程要求和特點,采取講授與自學、討論與交流、指導與研究、理論學習與實踐學習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大力推廣基于案例或項目的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發揮課堂教學在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中的主導作用;大力推進學生學業成績考核方法改革,鼓勵教師改革和探索考核方法,倡導平時檢測與考試相結合、筆試、口試與操作考試相結合、開卷與閉卷考試相結合、卷面考試與綜述、論文相結合的考核方法,進一步提高試卷命題的科學化水平。
四、扎實做好本科教學質量工程各項工作,為區級評審打牢基礎
全面總結升本以來教學改革和教學研究中所取得的成績,總結質量工程各類項目建設的特色和經驗,精心策劃,周密部署,組織專家對院級教學成果獎、蒙文教材獎進行評審,努力完成學校確定的教學質量工程獎目標任務。
五、加強制度建設,為學院轉型發展奠定基礎
1.征求多方意見,出臺《呼和浩特民族學院轉型發展的指導意見》,深入各系進行調研,對于條件較為成熟、有意向轉型的專業進行審核,并爭取在年底前完成轉型發展試點專業的遴選。
2.完善并出臺《呼和浩特民族學院教師教學獎勵辦法》,充分發揮政策的激勵效應,對教學名師、教壇新秀、品牌專業、精品課程、教學改革、教學成果等項目進行獎勵。實施優質優酬、引導教師全身心投入到特色專業和精品課程建設、優質課程教學改革等工作中,不斷提升專業和課程建設水平,提升教師教學能力。
3、修訂《呼和浩特民族學院在校生校轉專業管理辦法》。
六、加強實踐教學,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加強實驗教學隊伍建設及實驗室管理工作,組織實踐教學經驗豐富的教授指導和培養年輕教師,發揮傳幫帶作用,積極推進實驗、實踐教學內容、方法、手段、及實驗教學模式改革創新。加強對實驗、實習、社會實踐、畢業設計(論文)等實踐教學環節的質量監控,保證各實踐環節的教學時間和效果。積極探索新的管理機制,提高我校實驗室的開放范圍和覆蓋面。
七、扎實推進迎評工作,充分發揮教學督導作用
按照學校迎評工作方案的要求,逐項推進各項工作任務,認真審核教學工作文檔材料。進一步加強教學監控力度,發揮教學指導委員會和教學督導職能,組織兩級教學督導,有序的開展教學檢查和材料審核,做到教學文件存檔規范,教學管理嚴謹,教學活動盡然有序,教學質量顯著提升。
八、推進學生考研的組織、宣傳與服務工作
繼續加強學風建設工作,進一步推進考研輔導和引導工作,積極鼓勵學生考取研究生。大一宣傳,大二時組織輔導班配備導師,引導學生正確選擇專業方向,大三起組織學生參加考試。
本年度是我校辦學的關鍵學期,本科教學工作開展的狀況不僅對本年度的教學工作產生直接影響,更重要的是將對我校以后的本科辦學水平和辦學質量產生鏈式反應。因此,為了做好教學工作,希望各系部根據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本科教學工作的若干意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方案》的精神和要求,制定詳細面具有可操作性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