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是第40個民族團結進步活動月。為有形有感有效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進一步增強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9月20日上午,呼和浩特民族學院與呼和浩特市新城區民委聯合組織邀請剪紙、泥塑、面塑、蛋雕、布貼畫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走進校園,面向青年大學生開展“傳承非遺文化 促進民族團結”互動交流活動。呼和浩特市新城區統戰部副部長、民委黨組書記、民委主任樊建軍,呼和浩特市新城區海拉爾路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魏景明出席,學校黨委統戰部、民族學學院、美術學院負責人及師生參加了此次活動。
活動現場,以共上思政課的形式,采取實物展示、圖文介紹、觀看視頻等形式,讓師生體驗非遺制作過程。呼和浩特市海東路街道黨工委石榴籽服務隊向學生發放《內蒙古自治區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促進條例》《內蒙古自治區黨委關于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的決定》宣傳手冊,并與學生共同觀看由內蒙古黨委宣傳部、教育廳聯合推薦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宣傳片《館長請亮寶》。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豐富資源。作為國家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呼和浩特民族學院黨委與駐地呼和浩特市新城區民委積極探索非遺傳承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價值功能,不斷改革與創新青少年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載體,有形有感有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通過此次活動,增強師生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知和了解,進一步引導學生堅定文化自信、了解非遺精品、傳播非遺文化,是一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有效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