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由我校聯合中國創造學會共同主辦,中國創造學會人工智能分會、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學院、創新創業中心、教育部民族教育發展中心重點研究基地共同承辦,上海市系統仿真學會和上海市人工智能學會協辦,同濟大學出版社支持的AI賦能產業創新推進新質生產力高峰論壇暨2024(首屆)“同創杯”全國人工智能創新創業大賽呼和浩特線下預選賽在我校成功舉行。
14日上午,AI賦能產業創新推進新質生產力高峰論壇在綜合樓12樓會議室舉行。中國創造學會理事長徐建平,校黨委委員、副校長額爾敦布和,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謝恩,中國創造學會人工智能專委會主任、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李頡等出席論壇并致辭。上海市人工智能學會法人兼秘書長、同濟大學電信學院教授汪鐳,日本電氣通信大學元網絡中心主任策力木格,上海盛鈞企業集團董事長、睿聆投資控股執執行合伙人黃文平等出席論壇并作主題報告。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專業學位中心招生主管孔祥星主持論壇。本次論壇共有來自高校、企業、科研單位、社團組織、投資機構等200余位代表參加。

徐建平在致辭中表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我們提出了明確要求,要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科技賦能產業創新,這一政策為我們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新任務。他指出,我們必須緊緊把握人工智能這一歷史機遇,深入探索人工智能在各行業的創新與應用,推動科技成果轉化。他強調,產業發展需要各方資源匯聚,包括跨地區的互助合作。他號召,各地科創工作者共同努力,為我國產業創新貢獻智慧與力量。

額爾敦布和在致辭中指出,高校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要充分發揮高校的科研優勢和人才資源,積極參與AI科技研究與應用。他指出,本次“同創杯”大賽是交流人工智能雙創成果的重要平臺,學校將以本次大會為契機,強化創新人才匯聚,推動更多的AI技術落地生根。

謝恩在致辭中表示,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他指出這次在呼和浩特民族學院召開AI論壇和預選賽,標志著“同創杯”大賽經過前期籌備,已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這是一項具有重要意義的賽事,將為廣大青年學子提供一個展示自我、實現夢想的舞臺,也將為推動人工智能創新創業注入新動能。

李頡在致辭中表示,他希望以本次大會為契機,推進中國創造學會與同濟大學、呼和浩特民族學院等高校和機構廣泛交流,深化合作,促進產學研聯動,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多做貢獻。

在主題報告環節,謝恩、李頡、額爾敦布和、汪鐳、策力木格、黃文平分別作了題為“人工智能時代的經管學科建設”、“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融合與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淺談數學與AI在醫學發展中的應用”、“網絡平臺及人工智能產業環境下的價值剩余模式提升”、“面向遠程駕駛的語義通信技術”、“人工智能——企業變革的新驅動力量”的報告。
14日下午,2024(首屆)“同創杯”全國人工智能創新創業大賽呼和浩特線下預選賽在北圖書館一樓報告廳舉行。額爾敦布和出席預選賽開幕式并致辭。預選賽由中國創造學會人工智能專委會秘書長朱濤主持。

額爾敦布和在致辭中表示,希望各位參賽選手充分發揮創造力和技術優勢,展示最前沿的AI應用成果,爭取取得優異成績。他指出,經過大家共同努力,人工智能必將成為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引擎,為社會經濟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本次大賽的評委共有六位,分別是上海新工科產教融合聯盟秘書長、同濟大學電信學院教授余有靈,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專業學位中心招生主管孔祥星,中國創造學會人工智能專委會副主任熊乜,內蒙古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建規學院副院長喬恩懋,海盛鈞企業集團董事長、睿聆投資控股執行合伙人黃文平,呼和浩特民族學院雙創導師、馮培祿教授。
本次預選賽開通了學生賽道,共計15個創新創業項目參賽。

經過四小時的激烈角逐,本次大賽評選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種苗獎3名,主辦方為獲獎者頒發了榮譽證書。其中我校選手獲二等獎、三等獎、種苗獎各2名。按大賽規定,一、二、三等獎獲得者將參加10月份在同濟大學舉辦的“同創杯”大賽總決賽。

主辦方為獲獎團隊頒獎
我校獲得“最佳組織獎”。

主辦方為我校頒獎

參會嘉賓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