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建設(1)課程描述
課程培養目標
課程建設是高等學校教學基本建設,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中心環節。搞好課程建設是深入開展教育教學改革的需要,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為深化足球教研室的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適應高等體育教育發展的需要和社會經濟發展對人才培養質量的要求,特制定本教研室的課程建設規劃。
《足球》課程自我系建校以來就被列為術課教學的主干課程之一,已成為我系特色課程之一,在我們學校已經具有50多年的歷史。曾2005年被我校評定為學院重點學科,現為我校精品課程扶持學科。根據我校“十一五戰略規劃”的目標和要求,實現學院跨越式發展的需求,本課程將為把我校建設成“具有民族特色的一流大學”而努力奮斗。
(二)課程負責人簡況
課程負責人簡個
南丁寶力格,男,蒙古族,1976年9月生,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左旗人。1999年畢業于內蒙古師范大學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1999年——至今在內蒙古民族高等專科學校體育系任教、講師。主要課程《體育系足球專修課》、《體育系足球普修課》、《普通系俱樂部式足球課》等課程。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足球專修課教學課程建設
發表論文:
1、《對我區自由式摔跤的技戰術發展的初步探討》、于2001年《內蒙古科技與經濟》上發表,第一作者。
2、《對破足球比賽中的密極防守之淺談》、于2002年《內蒙古科技與經濟》上發表,第一作者。
3、《足球專項技術教學中對傳接球失誤有原因的幾點認識》、于2005年教育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上發表,第一作者。
4、《對足球比賽進行快速準確的分析》、于2007年《內蒙古科技》上發表,第一作者。
(三)課程建設規劃
足球課程建設規劃
總體建設目標
通過對本門課程的結構優化、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形成具有我教研室特色的課程體系。經過5年的系統建設,將本課程建設成為一流精品課程。力爭躍上國家級精品課程的信息平臺,服務于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學專業師生的教學行動和過程,充分挖掘和發揮足球課程的文化內涵與育人強體功能,通過課程的教學行動使學習者獲得最大的學習效果。提升高等學校足球課程的質量與水平,為更好地、更多地培養大學足球人才做出積極的貢獻。
具體的目標與步驟如下:
1、具體目標:
(1)1-2年內足球課程建設成為校內精品課程。
(2)3-4年內足球課程建設成為省內精品課程。
2、具體實施步驟:
教材建設:
目前我校足球教學主要以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國家級重點教材《現代足球》為準,根據課程的發展和足球運動的發展,以及新教學計劃的規定與要求,必須對教材的內容進行選擇和整合,增加相應的新知識涵量,壓縮了部分重復性內容。為此,本課程將在1-3年內完成“足球必修”教材和“足球訓練方法與教育指導” 輔助性教材的編寫及出版,利用體育教育專業三個年級的必修課實現試用教材的實踐檢驗,邊實踐邊修改,整合《現代足球》教材的優點,填補不足之處,爭取早日成為院內正式教材;根據現代足球競賽規則的不斷改動,進一步對《足球競賽與裁判手冊》和《足球規則問答》輔助性教材進行修訂和完善。組織高學歷和外語水平高的教師編寫《體育新聞專業足球教材》(暫定名)和《足球雙語教材》(暫定名)。
(1)、足球課程改革階段規劃
第一階段
足球專修課程是運動訓練專業的主干課程,它又是足球教研室精品課程的突破點,所以是足球課程改革的重點。目前,已經完成了大綱的編制,教材編寫的細目,準備在運動訓練系2005級足球專修班開始實施教學實驗。
第二階段
體育教育專業必修課程的授課對象是體育教育專業的全體男同學,應該說課程涉及面較寬,而且課程僅為64學時,現行體育教育專業必修課教學大綱還存在著知識點過多的現象,改革的目標是突出重點足球知識和技能學習,學會教學設計、掌握教學和游戲方法。研究步驟按照大綱編制——教材編寫——教學實施。現已經完成教學大綱(初稿)和試用教材的編寫,教材已經進行了一輪試用,學生反饋的效果良好,優點是重點突出,簡化易懂。
第三階段
隨著足球市場化、商品化、社會化發展趨勢,這兩個專業學生的足球課程學習必須要符合其專業特點,不能再簡單地延用體育教育專業的教學大綱。
(2)、改革的內容規劃
研究步驟按照教學大綱編制——教材編寫——教學實施。
教學大綱修訂要求:
各個專業足球課程的教學大綱的修訂,從重視知識的傳授、智力的培養向重視能力、情感的培養轉變;從以學習知識為主的“知識目標觀”向以學習方法為主的“能力目標觀”轉變:從“培養知識型人才觀”向“培養創新型人才觀”轉變。從重視學習結果的“終結性評價”向重視學習過程的“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并重轉變;弱化評價的選拔與甄別功能,弱化評價對學生造成的壓力;強調對學生學習方法的診斷與分析功能;強調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內在學習動力。
教材編寫要求:
新的教學大綱與現行的教學大綱不同,在于他描述學生的學習結果而不是限定教師的教學內容。因此教學大綱不直接規范教學材料,而是通過對學生學習結果的描述間接影響教學材料的編寫。各課程教材教學材料的具體方式和內容要根據專業特點編寫,但教材必須符合教學大綱的要求,但教學大綱不是編寫教材的唯一要求
(3)教學實施規劃
教學實施要求:
教學實施,是在一定的教學環境中由各構成要素(教師、學生、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媒體)相互聯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教學活動進程,它應該是一個穩定結構形式。為了培養具備21世紀能力素質的人才,必須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結構,創建既能發揮教師指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學生主體作用的新型教學結構。
教學環境的優化需要教師關注兩個方面:一是“信息化”。它是教育媒體的運用和“信息教育課程”的開發,使教學突破傳統的“教師中心、教科書中心、教室中心”的局限,有助于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操作技能的提高,評價能力的增強。二是“實際化”。教學不能滿足間接的經驗和虛擬的溝通。教學如何“貼近足球教學訓練實際”,“參與社會實踐,獲得體驗”等直接體驗,顯得越發重要。它可以促進學習動機,有助于領悟學習的快樂和成功感。加強實踐體驗。
(4)盡可能實現足球課程與信息技術的整合
怎樣實現足球課程與信息技術的整合,這是一個需要深入研究與探討的重大課題。不同專業課程的整合方式不完全一樣,不可能按一個模式來進行整合,但信息技術與不同專業足球課程相整合過程中必須遵循以下原則,否則將事倍功半。這些原則應當包括:
-—要以先進的教育思想、教學理論為指導;
――要高度重視學科教學資源建設;
――要緊緊圍繞“新型教學結構”的創建這一核心來進行整合;
――課程整合的教學設計要注重“學教并重”;
――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要結合各專業的不同特點。
(5)足球課程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基本方式
――學習足球專業知識為主信息技術為輔
在足球課程理論教學中引入信息技術,也就是在學習足球理論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學習、拓展、應用或鞏固信息技術知識。這種整合方式主要落腳點是學習足球理論知識的同時鞏固發展信息技術知識和技能。
――把信息技術作為教師教學的輔助工具
這種方式適用于課堂多媒體教學環境。在這種方式中,最常用的模式是“情境——探究”模式。在該模式中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教學的每一個環節的有機結合,都能起到教學輔助工具的作用。
(6)“情境——探究”教學模式的教學設計
――根據課程內容和教學目標創設不同類型的學習情境。如:比賽、營銷、新聞采訪情境;問題情境;虛擬實驗環境等。在學習情境中學生進行觀察、思考、操作,在這里,可利用多媒體課件、網上教學資源創設情境。
――教師指導學生觀察事物的特征、相互關系、運動規律等并進行思考、協商和發表意見。在這里,可利用NetMeeing或BBS等作為發表意見和思想交流的工具。
――學生對呈現的情境進行操作實踐,驗證與原來思考的意見是否一致。在這里,可利用信息技術的播放演示功能,重新展示學習情境。
――指導學生進行知識重構,把思考和實踐的結果進行歸納總結。在這里,可利用文字處理工具、電子文稿編輯工具和網頁和動畫制作工具等進行知識重構。
――指導學生進行自測評價,了解學習效果。在這里,可利用數據庫建立形成性練習題庫和利用反應信息分析系統和方法(研究生已經在進行這方面的研究)進行自我評價。
總之,信息技術與足球課程整合是當前足球教研室教學改革創新的新視點,它的發展無疑將為新的教學理念的實現開辟出美好的前景。在這個過程中,粉筆和黑板的作用要逐漸淡化,代之而起的將是多媒體和網絡;教師和學生的角色都要被重新定位,單純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的教學局面將被改變;學生主動學習、協作學習的能力和創新精神將不斷提高。
教學與科研
(1)組織參加全國體院教學論文報告會。
(2)計劃舉辦全國體院足球教學研討會。
(3)計劃擬邀請國內足球專家來我院講學。
(4)計劃組織教師赴獲得足球精品課程稱號的其他院校考察。
(5)組織觀摩、學習國內中超足球聯賽賽。
(6)計劃選派教師進行亞足聯C級教練員講師培訓班進修、學習。
(7)鼓勵年輕教師考取碩士或博士學位,繼續進一步深造。
學科梯隊建設
(1)高學歷青年教師或高水平的運動健將引進。
(2)提高專業知識和外語水平。
課程資源上網計劃
第一步(2005.03-2005.12)足球課程系列教學教學計劃、大綱、教案(理論、實踐)、重點技術、戰術CAI課件、技術和戰術圖片等、作業習題。
第二步(2006.03-2006.12)完善已有的課程資源(修訂、增加以及鏈接等),拓展課程體系內容,增加學練評估、名詞術語和專家論壇。相關網站(如hkfa、uefa)等。
第三步(2006.02-2006.12)完善已有的足球課程資源,拓展籃球課程體系內容,增加參考資料、專家在線指導(實踐和理論)。
第四步(2007.02-2007.12)進一步完善已有的足球課程資源,拓展籃球課程體系內容,增加參考資料,努力建成創新性和前瞻性的課程資源體系。
第五步(2008年以后)定期進行網頁更新,修改陳舊和過時的足球知識,填充新的足球教學訓練體系內容。
(四)、課程的特色
課程特色
本課在實踐部分的教學中主要采取教師講解示范學生學習模仿的方法,要求學生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并合理地運用于實際比賽中。在理論部分的教學中,教師應該掌握最新最全面的理論資料,通過詳細的講解使學生能夠正確理解足球比賽的規則,正確運用比賽陣型,真正作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必要時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課件和組織學生觀看重大比賽等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五)教學效果
教學效果
鑒于教學時數縮減,教學目標要求提高的現實狀況,應用教學系統化、程序化的理論,選擇科學新穎的教學方法,依據足球運動的教學規律,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激勵學生主體作用,建立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教學平臺,以及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是提高體育院系足球普修課教學效果的主要因素。
不同時期的體育觀對體育課教學目的的理解不盡相同,現代體育觀認為體育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受教育者在體育課的教學中選擇與受教育者心理、身體條件、文化背景相適應的身體鍛煉方式,在課中不斷地重復這些練習,從中得到愉快的心理體驗和體育鍛煉積極性,培養對某一特定體育運動方式的興趣與偏愛,受教育者養成一種利用體育課中所學的某一運動項目愛好和特長在以后工作之余進行長期持久的良好鍛煉習慣。以便使受教育者的心理與身體的狀態在生命過程的不同階段中保持與此相適應的最佳狀態。這一目標的實現,在體育教學中主要由運動情感、運動機能感…
師資隊伍
足球教學為4人教學隊伍,研究方向為足球教學,形體教學。其中具有20年教學的正教授一名,講師一名,助教兩名。準備考研或正在考研。年齡結構30歲以上一名,28歲以下兩名。均畢業于內蒙古師范大學體育學院足球專業,具有較強的教學和科研能力,年終考核均為優秀、良好,足球教學發展有科學的師資培訓計劃,而且收效顯著。